請點擊右上角 選擇瀏覽器打開

(歡迎您)注銷

【字體:
索引號 11500000009275780L/2024-00056 主題分類 勞動就業
發布機構 成文日期 2024-04-14 發布日期 2024-04-16
標題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2024—2027年)》的通知
發文字號 渝府辦發〔2024〕35號 有 效 性
索引號 : 11500000009275780L/2024-00056
主題分類 : 勞動就業
發布機構 :
成文日期 : 2024-04-14
發布日期 : 2024-04-16
標題 :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2024—2027年)》的通知
發文字號 : 渝府辦發〔2024〕35號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

印發《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

就業創業行動計劃(2024—2027年)》的通知

渝府辦發〔2024〕35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2024—2027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414日     


(此件公開發布)


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

就業創業行動計劃

(2024—2027年)


為進一步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更好服務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市委六屆二次、三次、四次全會部署,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加大崗位開發、政策支持、服務保障和平臺支撐力度,提高對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多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2024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30萬人以上(其中,市外來渝5萬人以上)。2025—2027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年均40萬人以上(其中,市外來渝年均6萬人以上)。4年累計促進150萬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努力讓重慶成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在西部就業創業的首選之城。

二、創造優質就業崗位

(一)大力拓展市場化崗位。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每年提供優質就業崗位40萬個以上。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對接重大項目開工用工需求,每年提供適合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就業崗位5萬個以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返鄉入鄉就業創業?!彩邪l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交通運輸委、市住房城鄉建委、市水利局、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市文化旅游委、市農業農村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區縣(自治縣)和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以下統稱區縣)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區縣落實,不再列出〕

(二)穩定公共部門崗位規模。加大國有企業空缺崗位面向高校畢業生招聘力度,每年提供國有企業崗位1萬個左右。開展事業單位招聘、公務員和選調生招錄,每年提供機關事業單位崗位1.6萬個左右。實施“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農村教師特崗計劃、科研助理等項目,每年提供基層就業崗位6000個左右。(市國資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團市委、市教委、市科技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支持青年多渠道靈活就業。促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加快推動網絡零售、研發設計、信息服務、移動出行、線上教育培訓、互聯網醫療、在線娛樂等行業發展,充分挖掘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帶動就業潛力,支持新職業和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每年創造靈活就業崗位5萬個以上。(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委、市交通運輸委、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文化旅游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持續強化就業政策

(四)支持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對市內外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到我市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緊缺崗位就業并參保1年以上的,按每人6000元標準給予就業補貼。對畢業年度市外高校畢業生到我市企業緊缺崗位就業并參保的,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交通食宿補貼。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市內外高校畢業生在渝靈活就業,并以個人身份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年以上符合有關規定的,按每人每年6000元標準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期限最長為2年。對離校5年內未就業市內外高校畢業生在渝靈活就業,并以個人身份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年以上符合有關規定的,按每人6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靈活就業補貼,與社會保險補貼不重復享受。(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財政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鼓勵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對招用畢業年度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市內外高校畢業生,為其繳納1年以上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按每人1萬元標準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對招用離校5年內未就業市內外高校畢業生,為其繳納1年以上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按每人5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與社會保險補貼不重復享受。(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財政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提升青年就業能力。實施青年群體技能培訓專項計劃,年均培訓3萬人次以上,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評價補貼。鼓勵企業青年職工提升技能,對參加失業保險達到規定條件并取得技能類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按規定給予一次性技能提升補貼。(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農業農村委、團市委、市財政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擴大青年見習規模。完善見習基地目錄和見習崗位動態發布制度,圍繞產業緊缺用工需求,每年募集見習崗位數量不少于12萬個,幫助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通過就業見習提升實踐能力。對組織見習的基地,按規定給予每人每月1300元就業見習補貼;留用率超過50%的,補貼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500元;最長補貼12個月。(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財政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提供優質公共服務

(八)搭建供需對接平臺。舉辦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百萬人才興重慶”系列引才活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就業創業活動周、人社局長與高校畢業生面對面活動、“千校萬崗·啟航青春”促進大學生就業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金秋招聘月、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活動、“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就在山城”網絡直播招聘、“燕歸巢”青年返鄉就業線上招聘等,每年舉辦招聘活動6000場次以上。發揮“渝職聘”公共招聘平臺作用,歸集發布人力資源市場就業崗位。調整優化職業介紹補貼政策,進一步降低政策享受門檻。以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為載體,為有意愿來渝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便捷服務和消費優惠,提升城市體驗感和認同度。(市人力社保局、市委組織部、市教委、團市委、市交通運輸委、市文化旅游委、市財政局、人行重慶市分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開放優秀人才招聘“綠色通道”。通過事業單位考核招聘、“綠色通道”引才、專項招聘等方式靈活引進緊缺或高層次人才。引進緊缺或高層次人才,相應等級崗位無空缺的,可按規定使用特設崗位聘用,不受招聘單位崗位結構比例和最高等級限制。艱苦邊遠地區事業單位招聘,可適當降低學歷門檻,減少專業限制,放寬年齡要求。(市人力社保局、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加強青年安居保障。首次來渝求職的高校畢業生,可免費入住青年人才驛站,最長不超過14天。在渝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可按規定申請入住公租房或保障性租賃住房。鼓勵各區縣向轄區引進的青年人才,按月發放安家補貼,最長不超過3年,市級財政按規定對相應區縣給予最高不超過每人5萬元補助。高校畢業生等青年購買中心城區指定商品住房,可給予團購優惠。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申請“安居貸”“消費貸”,可享受低利率優惠。靈活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可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在購買家庭首套及第二套自住住房時可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符合條件的還可享受繳存補貼。(市住房城鄉建委、團市委、市委組織部、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人行重慶市分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提供戶籍入學就醫等服務。在渝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在城鎮地區的本人合法所有權住房所在地、就業地區縣社會人才集體戶、居住地社區集體戶登記戶口,也可在就業或居住地城鎮地區的近親屬以及父母的兄弟姐妹家庭戶登記戶口,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隨遷落戶。博士、碩士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按照我市人才子女入學管理辦法執行。向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免費提供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上線“青春重慶”應用,推廣青年線上交友平臺。開展“青春之約”“渝見·會聚良緣”等交友活動,每年服務單身青年5萬人次以上。實施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家和計劃”項目,每年服務青年5萬人次以上。強化數字賦能,推行“數字服務一窗綜合”“一件事一次辦”等便民利民舉措。(市公安局、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優化就業發展環境

(十二)培育多元就業載體。在商圈、網紅打卡點、大學城等青年聚集區域、活躍區域打造青年就業驛站,提供就業和人才政策咨詢、優質崗位發布、合伙人招募等服務。持續推動夜市經濟發展,打造特色主題青春集市、青年夜市,凝聚青年就業創業人氣。整合國有資產資源,建設“渝悅青年就業社區”,吸引知名企業入駐。鼓勵區縣打造“青年就業廣場”“青年發展型街區”等,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團市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國資委、市商務委、市文化旅游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加大創業扶持力度。推廣“大學生創新創業一件事”,加大市級創業孵化基地(園區)、眾創空間、青創空間等創業孵化載體培育力度,每年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1萬個免費創業工位。首次在渝創辦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高校畢業生,正常經營并帶動就業,可享受最高每戶8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在渝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申請個人最高30萬元、企業最高4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按貸款實際利率的50%給予貼息。建設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舉辦“渝創渝新”創業活動、“創青春”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等。實施大學生創業“啟航計劃”和“加速計劃”,每年遴選100個左右優質青年創業項目給予重點資助。(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教委、團市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人行重慶市分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維護就業合法權益。持續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暢通24小時投訴舉報熱線,依法打擊“黑中介”、虛假招聘、就業歧視等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查處濫用試用期、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和拖欠工資等行為。(市人力社保局、市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積極營造良好氛圍。加大重慶城市發展、就業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宣傳力度,讓更多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了解重慶、走進重慶、愿意留在重慶就業和生活。每年培育一批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典型,廣泛開展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對接服務活動和宣傳活動。按規定實施全市就業創業專項表彰,向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工作開展較好的部門、高校、區縣傾斜。(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組織保障

建立由市人力社保局牽頭,市級有關部門參與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工作進展,動態晾曬比拼工作成效,研究解決重難點問題。市教委要加強與市人力社保局的信息共享,提高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契合度。市交通運輸委、市住房城鄉建委、市農業農村委、市水利局等要定期收集、發布項目開工用工需求。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國資委等要廣泛籌集企業招聘崗位。市財政局要做好資金保障。其他市級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推進落實,形成工作合力。各高校要加強屬地訪企拓崗,支持屬地招才引智,鼓勵畢業生本地就業。各區縣要落實屬地責任,細化實化政策措施,區縣政府領導要帶頭進校園開展政策宣講、組織招聘對接。鼓勵各區縣出臺吸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

本文件自印發之日起施行。行動計劃實施期間,若遇政策調整,按最新政策執行。

我是“渝快小寶”
點擊我,為您語音播報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 放 棄
五月婷婷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