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發布時間:2024-03-29 11:24
字號: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2023年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重慶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

2024年3月26日

2023年,全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市委六屆二次、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主動把全市工作放在中國式現代化宏大場景中來謀劃,統籌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創新高效能治理,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145.79億元,比上年增長6.1%。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2074.68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11699.14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16371.97億元,增長5.9%。三次產業結構比為6.9:38.8:54.3。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4135元,比上年增長6.4%。民營經濟增加值17932.40億元,增長5.8%,占全市經濟總量的59.5%。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91.4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87.4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1.67%,比上年末提高0.71個百分點。

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3.86萬人,比上年增長4.5%。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4%。

全市農民工總量756.4萬人,比上年增長0.7%。其中,外出農民工515.4萬人,增長1.3%;鄉內農民工241.0萬人,下降0.6%。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下降0.3%,其中,食品價格下降2.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2.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3.0%。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下降2.5%。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上漲1.1%;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下降3.5%。

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實施。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和全市工作總抓手總牽引,全年川渝兩省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9萬億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986.67億元,增長6.1%。西部陸海新通道功能不斷提升,樞紐功能持續完善,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達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的490個港口,成功開行中老泰國際鐵路測試班列,全年運輸箱量增長21%。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決打好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攻堅戰,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占長江經濟帶比重達5.2%,增速高于長江經濟帶0.6個百分點。

新動能不斷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20.6%、17.2%、10.4%和8.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32.2%和18.3%。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2.7%,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0.6%。全市限額以上單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4.1%。全年新增市場主體64.84萬戶,年末市場主體總數369.44萬戶。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出臺一系列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各項政策舉措,明確提出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提升主城都市區極核引領、打造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主戰場、加快渝東北渝東南現代化建設。持續做大做強主城都市區,做優做特山區庫區。全年主城都市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120.05億元,比上年增長6.0%;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03.43億元,增長6.3%;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22.34億元,增長6.6%。

綠色低碳轉型扎實推進。全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0%。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量為271.30億千瓦時,增長11.8%。天然氣產量160.24億立方米,增長13.3%。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滿足優良天數325天。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地表水總體水質為優,Ⅰ—Ⅲ類水質的斷面比例為96.9%,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庫區一級支流水質呈富營養的斷面比例為37.5%。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126.37億元,比上年增長4.7%。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038.90萬畝。糧食綜合單產360.6公斤/畝,增長3.2%。全年糧食總產量1095.90萬噸,比上年增長2.1%。其中,夏糧產量123.95萬噸,增長1.3%;秋糧產量971.94萬噸,增長2.3%。全年谷物產量765.79萬噸,增長1.2%。其中,稻谷產量492.00萬噸,增長1.4%;玉米產量258.58萬噸,增長0.9%;小麥產量6.24萬噸,下降0.5%。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212.22萬噸,增長5.1%。年末生豬存欄1173.20萬頭,下降2.0%;生豬出欄1974.91萬頭,增長3.7%。全年水產品產量58.89萬噸,增長4.0%。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8333.35億元,比上年增長5.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8.5%,股份制企業增長7.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3.3%,私營企業增長4.9%。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9.6%,制造業增長6.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產業看,汽車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3%,摩托車產業增長13.1%,電子產業增長0.8%,裝備產業增長4.8%,材料產業增長10.3%,消費品產業增長6.4%,能源工業增長9.7%。分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3.6%,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7.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5.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1.4%,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8.8%,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0.8%,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7.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下降1.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4%。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3365.79億元,比上年增長8.4%。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3073.81億元,比上年增長9.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191.07億元,增長9.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635.06億元,增長10.6%;金融業增加值2590.89億元,增長5.2%;房地產業增加值1605.48億元,下降2.7%;其他服務業增加值7275.66億元,增長5.6%。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5874.88億元,比上年增長8.2%。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14.05億噸,貨物運輸周轉量3917.19億噸公里。全年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22342.48萬噸,增長8.2%??崭圬浳锿掏铝?8.89萬噸,下降6.5%。國際標準集裝箱吞吐量187.86萬標準箱,其中,鐵路吞吐量56.11萬標準箱,增長18.5%。

全年旅客運輸總量3.13億人,比上年增長47.8%。旅客運輸周轉量885.03億人公里,增長103.0%??崭勐每屯掏铝?589.12萬人,增長104.3%。

年末全市民用車輛擁有量928.96萬輛,比上年末增長4.2%,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855.39萬輛,增長4.2%。民用轎車擁有量304.48萬輛,增長5.1%,其中,私人轎車282.53萬輛,增長4.7%。

全年完成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18.60億件,比上年增長20.0%。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1309.84萬件,包裹業務56.09萬件,快遞業務14.09億件。全年完成郵政行業業務收入222.70億元,比上年增長19.1%。

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397.98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全市電話用戶4899.97萬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4305.23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134部/百人。移動互聯網用戶3655.33萬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739.77萬戶,5G移動電話用戶1981.46萬戶。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130.25億元,比上年增長8.6%。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7.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3.1%。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增長6.7%,餐飲收入增長20.6%。

在限額以上單位中,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9.0%,飲料類商品增長2.7%,煙酒類商品增長4.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增長8.6%,化妝品類商品增長0.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增長2.4%,中西藥品類商品增長7.4%,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增長32.9%,家具類商品增長4.3%,通訊器材類商品增長3.9%,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商品下降3.5%,石油及制品類商品增長6.5%,汽車類商品增長8.5%。

從零售業態看,全年無店鋪零售比上年增長5.2%,其中,網上商店增長4.6%,郵購增長33.0%;在有店鋪零售企業中,便利店增長15.0%,超市增長6.8%。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上年增長4.3%,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7.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3.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0.6%。工業投資增長13.3%?;A設施投資增長7.0%。社會領域投資增長16.7%,其中,教育投資增長18.5%,衛生投資增長19.8%,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13.5%。

全市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4142公里。公路路網密度226公里/百平方公里。鐵路營業里程2794公里。軌道交通營運里程494公里,日均客運量363.24萬人次。

七、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7137.39億元,其中,出口4782.19億元,進口2355.20億元。汽車(包括底盤)出口331.68億元,增長51.9%,其中,電動載人汽車出口37.75億元,增長1.7倍;摩托車出口162.43億元,增長16.3%;鋰離子蓄電池出口49.69億元,增長85.2%。

全市新增外商投資企業387家,比上年增長44.4%。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53億美元。年末累計有319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重慶。

全年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6.74億美元,其中,貨幣投資6.67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5.5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3.3%;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3.92億美元,增長26.9%。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新增注冊企業(含分支機構)18673戶,注冊資本總額1256.79億元。其中,新增注冊外資企業(含分支機構)172戶,注冊資本7.73億美元。

八、財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40.8億元,比上年增長16.0%。其中,稅收收入1476.1億元,增長16.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304.6億元,增長8.4%。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53562.7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0%,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52613.04億元,增長9.0%。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56730.1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8%,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55909.32億元,增長9.7%。

全市共有證券公司總部1家,證券營業部198家,證券分公司55家。境內上市公司79家,總股本1072.17億股,股票總市值10495.89億元。

保費總收入1055.76億元,其中,財產保險收入244.40億元,人壽保險收入578.29億元,健康和意外傷害保險收入233.08億元。全年賠付各類保險金443.76億元,其中,財產保險賠付172.97億元,人壽保險賠付146.22億元,健康和意外傷害保險賠付124.57億元。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95元,比上年增長5.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35元,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20元,增長7.8%。按全市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2108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1926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3229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48593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89271元。

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515元,比上年增長4.5%。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1531元,增長3.1%;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964元,增長7.4%。全市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2.6%,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31.8%,農村為34.9%。

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75.36萬人,比上年增長3.0%。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174.97萬人,比上年增長3.0%。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13.00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329.43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7.8%。生育保險參保人數539.00萬人,享受生育保險待遇46.20萬人次。工傷保險參保人數754.72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625.15萬人。

年末全市共有21.06萬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6.75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7.51萬人,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10.09萬人。全年資助135.7萬困難群眾參加醫療保險。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735元/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600元/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為955元/月,其中,集中供養孤兒補助標準1605元/月,社會散居孤兒補助標準1405元/月。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年末市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222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2個。市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64個,其中,國家級中心10個。新型研發機構179個,其中,高端研發機構82個。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7565家。全年技術市場簽訂成交合同11281項,成交金額865.1億元。

全年專利授權5.41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36萬件。有效發明專利6.42萬件。

全市共有有效注冊商標86.66萬件,比上年增長9.4%。馳名商標162件,地理標志312件。

年末全市共有產品檢驗檢測機構88家,其中,國家質檢中心19個?,F有認證機構13家。法定計量技術機構14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562.7萬臺(件)。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為97.22%。全年修訂、制定地方標準(不含工程建設、食品安全)244項。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學校72所,成人高校3所,軍隊院校2所,中等職業學校129所(不含技工校),普通中學1123所,普通小學2567所,幼兒園5514所,特殊教育學校39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3.5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8.72%,初中入學率99.91%,小學入學率99.99%,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3.06%。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94.61%。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5.90%。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全市共有博物館130個,文化館41個,公共圖書館43個,文化和旅游部門所屬藝術表演團體19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57%,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69%。全年生產電視劇1部、電影12部、重點網絡影視劇13部、電視動畫片275分鐘。出版各類報紙13614萬份、期刊3315萬冊、圖書13375萬冊。全市共有國家級綜合檔案館40個、市級專業檔案館1個、市級部門檔案館4個。

全市旅游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1206.82億元,較上年增長13.5%,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0%。年末全市擁有國家A級景區294個,其中,5A級景區11個,4A級景區153個。全市重點監測的130家A級景區接待游客1.53億人次,增長98.9%。接待過夜游客1.03億人次,增長88.1%。

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3389個,其中,醫院86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637個,鄉鎮衛生院804個,村衛生室9496個。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25.52萬張,其中,醫院床位18.95萬張,鄉鎮衛生院床位4.59萬張。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7.14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0.23萬人,注冊護士12.81萬人。

年末全市共有體育場地16.87萬個,體育場地面積?8820.16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76平方米,我市獲全國最高水平比賽獎牌33枚,其中,金牌23枚。

十二、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比上年增長5.7%。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0.8%。全社會用電量增長3.5%。

全年水資源總量698.42億立方米。年平均降雨量1376.1毫米。全年總用水量70.80億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33平方公里。

全市自然保護區58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個。完成營造林面積33.53萬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55.06%。

全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穩中向好,點次達標率為97.8%,其中,晝間點次達標率為98.4%,夜間點次達標率為97.2%。

全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591人(含道路運輸事故次責及以下),比上年下降6.5%;較大生產安全事故10起,與上年持平;未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19人,比上年下降9.5%。


注釋:

1.本公報中2023年數據部分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絕對量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外出農民工是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以外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農村勞動力;鄉內農民工是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以內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農村勞動力。

4.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和數字創意等八大產業中的工業相關行業。

5.高技術制造業包括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化學品制造業。

6.高技術產業投資包括醫藥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等六大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和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等九大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

7.其他服務業包括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行業。

8.電信業務總量按上年價格計算。

9.基礎設施投資是指建造或購置為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基礎性、大眾性服務的工程和設施的支出。本公報中的基礎設施投資包括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郵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

10.社會領域投資包括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

11.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平均分為五個等份,處于最低20%的收入家庭為低收入組,依此類推依次為中間偏下收入組、中間收入組、中間偏上收入組、高收入組。

12.出版報紙數僅包括紙質報紙。

13.體育場地調查對象不包括軍隊、鐵路系統所屬體育場地。體育場地面積是指體育訓練、比賽、健身場地的有效面積。

14.行業統計標準:

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有資質的建筑業: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的建筑業法人單位。

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

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業法人單位。

規模以上服務業: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個門類和衛生行業大類。

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三個門類,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四個行業大類。

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兩個門類,以及社會工作行業大類。

資料來源:

部門排序以文中數據為序:城鎮新增就業、社會保障數據來自市人力社保局;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數據來自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市場主體、質量檢測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管局;噪聲、空氣、水質監測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水產品數據來自市農業農村委;交通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委;民用汽車數據來自市公安局;郵政數據來自市郵政管理局;通信數據來自市通信管理局;貨物進出口數據來自重慶海關;外商投資、對外投資合作數據來自市商務委;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人行重慶市分行;證券數據來自重慶證監局;保險業數據來自金融監管總局重慶監管局;醫療、生育保險數據來自市醫保局;城鄉低保、城鄉特困人員救助數據來自市民政局;科技數據來自市科技局;專利、商標、地理標志數據來自市知識產權局;教育數據來自市教委;文化、旅游數據來自市文化旅游委;廣播、電視數據來自市廣電局;電影、報紙、期刊、圖書數據來自市委宣傳部;檔案數據來自市檔案局;醫療衛生數據來自市衛生健康委;體育數據來自市體育局;水資源數據來自市水利局;自然保護區、林業、森林數據來自市林業局;生產安全事故數據來自市應急局。其他數據來自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

我是“渝快小寶”
點擊我,為您語音播報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 放 棄
五月婷婷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