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右上角 選擇瀏覽器打開

(歡迎您)注銷

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

發布時間:2019-02-01 09:34
發布時間:2019-02-01 09:34
字號: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1月27日在重慶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重慶市人民政府市長 唐良智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重慶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重慶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重慶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給全市干部群眾極大鼓舞。

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共重慶市委直接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我們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做到“四個扎實”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謀劃實施“八項行動計劃”,堅決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萬億元、增長6%,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穩、進、好”的態勢。

——“穩”的格局在鞏固。就業穩,新增城鎮就業75.3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4.7%左右。金融穩,新增社會融資規模5000億元,銀行業不良率、小貸不良率、融資擔保代償率處于全國較低水平。外貿穩,進出口總值增長15.9%,服務貿易額增長20.7%。外資穩,外商直接投資增長43.8%,實際利用外資102.7億美元。投資穩,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工業投資增長7.3%。預期穩,全社會用電量、貨運量、中長期貸款余額等先行指標分別增長12.3%、11.2%、15.3%。

——“進”的動力在增強。大數據智能化創新提速,智能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640億元、增長19.2%,預計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增長9%、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95%。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發展,戰略性新興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1%、13.7%,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1%,限額以上法人企業網上零售額、信息服務收入分別增長28.6%、16.7%。全面深化改革持續釋放市場活力,158項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務有序推進,189項市級重點改革項目加快落地。新登記市場主體41.2萬戶,創歷年新高。民間投資增長12.8%,招商引資簽約落地項目協議投資額超過1萬億元。

——“好”的勢頭在顯現。經濟效益逐步回升,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219億元,資產負債率下降1.5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到32.8萬元/人。財政收入質量明顯改善,全市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到70.8%,比上年提高5.3個百分點。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基本消除主城區黑臭水體,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總體為優,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16天、同比增加13天,PM2.5平均濃度下降11.1%。高品質生活增進民生福祉,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4%、9%,城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鞏固在95%以上,貧困發生率降至0.7%。

過去一年,在市委領導下,我們重整行裝再出發,團結一致向前行,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的殷殷囑托成為全市各項工作的總遵循、最強音;謀劃實施“三大攻堅戰”和“八項行動計劃”,打基礎謀長遠,抓兌現促落實,明確了新時代重慶發展的實踐路徑和具體抓手;堅決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全市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當前的重慶,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干部群眾精神狀態積極向上,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穩步向前。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受國內外宏觀環境影響,重慶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增速低于預期。這其中,有周期性市場變化的因素,國內部分產業進入市場飽和期,“天花板”效應顯現,特別是全國汽車產銷出現負增長,對我市汽車支柱產業形成沖擊。有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影響,產業結構方面,我市傳統產業亟待升級,新興產業發展不足;供需結構方面,中低端產品相對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動力結構方面,投資拉動、傳統要素驅動效應遞減,新動力支撐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增速有所放緩。也有體制機制方面的原因,我市資源市場化配置、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等還不夠完善,制約了經濟發展的動力活力。

總體上看,雖然我市部分經濟指標增速下行,但高質量發展態勢在上行。我們堅持從長遠大勢認識當前形勢,不糾結于經濟增長一時快慢,不為局部和眼前問題所困擾,保持定力、增強信心,把握規律、科學理政,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編制實施三年行動方案,狠抓各項任務落地。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強化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理,有效防控各類風險隱患。發揮債委會和聯合授信機制作用,緩解企業流動性短缺。P2P網貸、非法集資等重點金融風險整治取得成效。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建立風險定期排查和臺賬式管理機制,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堅決糾正過去趕進度、圖虛名的錯誤做法,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編制實施18個深度貧困鄉鎮脫貧攻堅三年規劃,深化魯渝扶貧協作,石柱、奉節達到摘帽標準,12萬貧困人口脫貧。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行河長制,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實施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得到解決。

(二)著眼長遠突出三年,“八項行動計劃”有序展開。堅持邊謀劃邊推進邊完善,認真編制行動計劃,動態調整工作專項,形成項目化、清單化、政策化推進機制。謀劃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協同發展智能產業、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成功舉辦首屆智博會并成為永久會址。謀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啟動11個區縣、102個鄉鎮、220個村分層分類試驗示范,基本構建起政策措施框架體系。謀劃實施城市提升行動計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推進21個專項和79個子項。謀劃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強化“六個統籌”,加快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謀劃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加快科技與經濟融合、教育與產業對接、人才與發展匹配,推進10個專項和32項重點任務。謀劃實施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行動計劃,拓展通道、提升平臺、完善口岸、培育主體、優化環境,努力在西部內陸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謀劃實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動計劃,在“七有”上持續用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謀劃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推進28類工程和119項任務,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鞍隧椥袆佑媱潯眲諏嵧七M,取得階段性成果。

(三)突出大數據智能化,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用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加快發展智能產業,制定集成電路等產業專項政策,簽約聯合微電子中心、比亞迪汽車電池等大數據智能化項目3919億元,京東方第6代柔性面板、SK海力士二期等重大項目開工,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西南地區總部落戶重慶,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長均超過20%。大力推進智能制造,推動203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啟動運行,飛象工業互聯網、中移物聯網等綜合性平臺建成投用。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取得積極進展,以應用促產業、以產業帶應用的態勢初步形成。鞏固提升支柱產業,出臺實施汽車產業“1+2”等專項政策,汽車產業加速轉型,電子、能源、裝備產業穩步增長,消費品產業逐步回升,醫藥、材料產業產值分別增長11.9%和20.2%。促進軍民融合發展,落實與軍工央企集團一攬子戰略合作協議,全球低軌衛星移動通信、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西南分院等重大項目落戶。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增長6.9%,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增長13.1%。重點物流基地集聚輻射能力日益顯現。智博會、西洽會、軍博會、中新金融峰會等展會成效明顯。召開旅游發展大會,舉辦第九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和全球旅行商大會,全市旅游總收入增長31%。

(四)深化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動能轉換邁出新步伐。以實際行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在新起點上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強化改革推動。市級機構改革順利實施,政府職能進一步優化。圍繞“破、立、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企業減負超過600億元。商事制度改革實現“三十一證合一”,企業開辦審批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扎實推進國企改革,企業活力進一步增強。出臺實施“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20條”“涉企減負30條”“制造業降本36條”等政策措施,制定落實民營經濟“2+N”扶持政策,支持長安、力帆、小康、宗申等重點企業轉型發展、做優做強。強化開放帶動。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陸海新通道”形成鐵海聯運、跨境公路運輸、國際鐵路聯運三種方式,“渝黔桂新”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657班,中歐班列(重慶)開行超過1000班,“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在重慶無縫銜接。江北國際機場國際航線增至82條,旅客吞吐量達到4160萬人次。兩江新區獲批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累計簽約219億美元,自貿試驗區形成11項全國首創制度成果。江津綜保區封關運行,涪陵綜保區、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成功獲批。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智慧口岸建設扎實推進,整體通關時間壓縮1/2以上。強化創新驅動。出臺“雙一流”建設專項支持政策,啟動建設中科院大學重慶學院,24家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來渝設立分院分所。引進“兩院”院士等高層次人才255名,新增科技型企業4301家。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獲批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榮昌、永川獲批國家高新區。

(五)統籌抓好鄉村振興和城市提升,城鄉融合發展呈現新氣象。立足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基本市情,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促進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扎實推進“五個振興”。新發展農林特色產業166萬畝,“巴味渝珍”品牌首批授權產品438個,鄉村旅游和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分別增長32%、21.3%。農村“三變”改革、“三社”融合發展試點穩步推進,減少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1224個。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超過90%、污水處理率達到63%。實施三峽后續規劃項目321個。按照“干五年、看十年、謀劃三十年”的總體思路,系統謀劃推進城市提升。啟動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多規合一”平臺上線運行。實施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渝貴鐵路開通運營,成渝高鐵樞紐段、重慶西站一期和沙坪壩站建成投用,渝湘高鐵主城至黔江段、重慶東站開工。高速公路開工7條,江津至習水段建成投用,全市通車總里程達到3096公里。城市軌道交通新通車49公里,總里程達到313公里。啟動實施水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開工建設。啟動“兩江四岸”示范段建設,完成廣陽島長江生態文明創新實驗區規劃編制。制定城市綜合管理提升行動方案,推進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馬路辦公”成為常態,城市面貌發生可喜變化。

(六)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環境質量實現新改善。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4萬平方公里,營造林640萬畝,巖溶石漠化、水土流失和消落區治理取得新成效,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8%。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區大排查大整治,“四山”綜合整治扎實推進,縉云山、水磨溪、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等自然保護區專項治理初見成效。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等改革,建成大氣、水大數據監管平臺,環境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吧剿恰っ利愔亍鳖佒蹈?、氣質更佳,八方賓朋來重慶“行千里·致廣大”。

(七)強化惠民生兜底線,人民群眾獲得感有了新提升。新增普惠性幼兒園691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縣覆蓋率達到95%。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穩步調增,城鄉低保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進一步提高。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啟動縣域醫共體醫通、人通、財通試點,實施83個進口藥品降價政策。利用城市邊角地新建30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食品藥品放心工程有序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扎實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突出問題得到整治。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穩步推進,優撫安置、雙擁工作和軍民共建深入開展。民族宗教、國家安全、外事僑務、港澳臺、統計、檔案、保密、參事、史志、消防、人防、氣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婦女、兒童、青年、老齡、慈善、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有了新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民生投入持續增加,15件重點民生實事年度任務全面完成。重慶籍農村建卡貧困家庭大學生資助政策惠及12萬人次;農村學前教育營養改善計劃惠及16.3萬兒童;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7%;主城區路橋收費改革落地實施;建成“四好農村路”2.4萬公里;建成公交優先道105公里;新增停車泊位2.2萬個;建成公共直飲水點456個;完成3.4萬戶老舊住宅用水提質工程;基本建成主城區公益性場所免費WiFi;建成城市公園131個;主城區新增公廁343座,農村衛生改廁42.9萬戶;新增社區養老服務站200所;2.7萬套公租房分配入??;公立醫院全面落實12條醫改便民措施。一批老百姓的身邊事、煩心事得到解決。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大政方針和市委決策部署。嚴格落實向市委請示報告制度,定期向人大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主動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7件,制定政府規章5件。深入開展“興轉促”行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全渝通辦”,政府服務能力和水平得到新提升。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委帶領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團結拼搏、克難奮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渝部隊和武警官兵,致以崇高敬意!向關心支持重慶發展的中央各部門、各兄弟省區市及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感謝!

在工作實踐中,我們深刻認識到,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重慶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短板。主要是:產業結構不優、能級不高,經濟張力不足,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發展質量效益有待提升,轉型升級壓力較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任務緊迫;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交通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還不高,區域協調發展政策體系有待完善;“三大攻堅戰”任務依然艱巨,教育、醫療、養老、收入、住房、安全等民生領域仍有不少短板;“放管服”改革仍需深化,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還有不少工作要做;少數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擔當意識、服務意識不強,不作為、慢作為現象依然存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還需常抓不懈。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綜觀國內外形勢,世界經濟仍處于復蘇過程中,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中美經貿摩擦影響日益顯現,我國發展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一些領域風險挑戰增大。但更要看到,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帶來新機遇。當前,我市產業結構調整思路更加清晰,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政策措施逐步落地,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正在形成。我們有條件、有能力克服前進中的困難,抓住機遇、用好機遇,把機遇轉化為項目實體、轉化為發展動能、轉化為民生福祉,實現高質量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做到“四個扎實”的重要指示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和實施“八項行動計劃”,不斷激發微觀主體活力,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8%、7%左右,進出口總值保持正增長;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節能減排降碳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上述預期目標,總體上以穩為主,重點是推動高質量發展。6%的經濟增速,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銜接,綜合考慮了我市發展的外部環境、基礎條件、潛力后勁和預期變量,兼顧了需要和可能,既有利于穩定市場、提振信心,又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預留空間。

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抓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落實中央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決策部署,堅持底線思維,提高防控能力,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做實做細做好。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用好市場化債轉股、股權融資、并購重組等手段,推進結構性去杠桿。加強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薄弱環節監管,重點防控企業信用違約、股票質押平倉、債券到期兌付等風險點。持續優化政府債務結構,妥善處理舉債與發展的關系,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要求。嚴控政府隱性債務,堅決遏制增量,穩妥化解存量。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堅持目標標準,落實精準方略,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問題整改,以高質量整改帶動高質量脫貧,確?!?個縣摘帽、10萬人脫貧”。扎實推進18個深度貧困鄉鎮脫貧攻堅,加快實施路、水、電、訊等到村到戶項目,培育特色產業,提高發展能力。做好特殊貧困人口精準幫扶,落實健康扶貧、社保兜底等政策,探索資產性收益扶貧等方式,著力解決影響“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把防止返貧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后扶機制,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確保穩定脫貧、逐步致富。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五大環保行動,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和中辦二次回訪反饋問題整改,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打好碧水保衛戰,深入落實河長制,加強水源地保護,狠抓污水處理設施改造提標和管網配套,強化碼頭船舶污染防治,嚴懲超標排放、偷排偷放等行為。打好藍天保衛戰,重點治理柴油貨車污染,抓好施工、道路等揚塵管控,加強餐飲油煙、煙花爆竹燃放等專項治理。打好凈土保衛戰,開展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污染摸底調查,強化污染場地風險管控,完善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土壤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

(二)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重點領域改革,以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認真落實中央和市委重大改革部署,加強系統集成,放大綜合效應。

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制度體系和配套措施。明確指標體系,構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主要指標、核心指標、分領域指標和差異化指標,明確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完善政策體系,調整優化政策設計,制定關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政策舉措,更好支撐高質量發展。建立標準體系,健全重點領域標準,完善標準制定、實施、監督機制,引導規范各類主體行為。優化統計體系,完善統計分類、監測、調查實施和執法監督,全面準確反映高質量發展情況。改進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建立分級分類績效評價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更好發揮激勵導向作用。

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八字方針”。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加大“破、立、降”力度,堅決清退“僵尸企業”,有序處置去產能企業債務。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持續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合規性成本。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深化公共資源、公共服務等領域市場化改革,堅決破除要素流動壁壘。提升產業鏈水平,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建設,推動支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的產業集群。暢通經濟循環,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促進生產與消費、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

推進財政金融改革。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推進市與區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創新投融資方式,做實重慶發展投資公司投融資功能,組建重慶鐵路投資集團,整合市級融資擔保機構。推進金融改革創新,開展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和金融標準化試點,加強中新、渝港金融合作。實施經濟證券化五年行動計劃,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全面實施國企國資改革方案。優化國資布局,推動國有資本加快向公共服務、重大基礎設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聚焦,國企主業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升級。激發國企活力,加快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深化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推動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進國資管理,推動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所屬企業經營性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完善國企國資審計監管措施。

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完善“2+N”政策體系,落實“支持實體經濟企業18條”,加快培育一批100億級、500億級、1000億級企業。持續開展集中走訪精準服務民營企業活動,完善市和區縣領導定點聯系重點民營企業機制,“一企一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對接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民營企業貸款“125”目標和債券融資政策,設立市級首期100億元民營企業紓困基金,轉貸應急周轉資金增加到20億元。打破市場壁壘,放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國企改制重組等領域準入門檻。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激發企業家精神,讓民營企業家安心謀發展、走向更加廣闊舞臺!

著力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在改善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社會環境和城市生活環境上下功夫??v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探索“點菜放權”機制,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規范招投標,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實現審批服務事項“全渝通辦”全覆蓋。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嚴格依法辦事,支持本土企業,服務外來企業,努力營造“近悅遠來”的城市環境,讓企業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

(三)持續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把制造業轉型升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啟動實施“工業躍升”工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促進智能產業、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加速發展。培育壯大智能產業,一手抓研發創新、一手抓補鏈成群,著力構建“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靶尽?,就是要完善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等上下游全鏈條,培育高端功率半導體芯片和存儲芯片等項目,抓好聯合微電子中心、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等項目?!捌痢?,就是要壯大液晶面板產業,加快京東方第6代柔性面板項目建設,推動鑫景特種玻璃投產放量?!捌鳌?,就是要穩定現有智能終端產量,引進品牌手機生產項目,發展智能音箱、智能穿戴等新產品?!昂恕?,就是要完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發展“大小三電”、智能控制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熬W”,就是要加強物聯網硬件制造、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建設國家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和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推動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促進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加快智能制造步伐,落實智能制造實施方案,更好發揮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用,推動1250家企業智能化改造。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制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出臺大數據管理規定,加快建設市級數據中心和“數字重慶”云平臺,實施一批智能化應用示范項目,開啟全域感知、互聯協同、智能運營、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發展新圖景。

推動支柱產業迭代升級。鞏固提升智能產業、汽車摩托車兩大支柱產業集群,培育壯大裝備、材料、生物與醫藥、消費品、能源、技術服務、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集群,打造重慶制造“升級版”。汽車摩托車產業,重點向新能源、智能網聯、輕量化轉型升級,加快中高端乘用車、商用車、特種車和摩托車新品研發投放,提升關鍵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裝備產業,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節能環保和智能制造裝備,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提升關鍵基礎件水平。材料產業,重點發展高端金屬材料、化工合成材料、復合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構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生物與醫藥產業,加快發展生物制藥、化學創新藥及高端仿制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產業,做強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消費品產業,做大做強紡織服裝、日化用品、陶瓷制品等產業,豐富品種、提升品質、創建品牌、拓展市場。能源產業,加快發展頁巖氣等新能源,提高現有能源開發利用效率。技術服務業,重點發展工業設計、檢驗檢測等科技服務業,培育壯大軟件產業、工業互聯網服務等信息服務業,為制造業發展賦能。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壯大肉禽制品、糧油制品等大宗產品規模,提升調味制品、果蔬飲料等特色產品檔次,提高農副產品資源工業化生產水平。

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研究出臺專項實施方案,加快完善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推進高校院所學科建設、科學研究與重點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高水平建設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機器視覺等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積極創建智能網聯汽車、工業大數據等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鼓勵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新建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等市級企業研發機構120家以上,提升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

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聚焦軍工主業、軍轉民、民參軍三大領域,深化與軍工央企集團戰略合作,加快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抓好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圍繞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傳統領域和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推進布局集聚化、企業集群化、產品和技術集成化。抓好軍民融合科技創新,實施科技軍民融合重點專項,加強關鍵技術協同攻關,推動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科技軍民融合。抓好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加快全球低軌衛星移動通信、深科技智能制造、重慶交通大學綠色航空技術研究院等項目建設,提升軍民融合發展整體實力。

(四)持續擴大有效需求,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進一步釋放內需外需潛力。

拓展消費需求。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推進消費平臺轉型升級,壯大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穩定汽車、百貨消費,發展服務消費、健康消費、綠色消費、信息消費,完善進口商品分銷體系,做大網絡零售規模。切實增加居民收入,落實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等政策,研究制定促進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的相關政策,增強市民消費能力。

擴大有效投資。加強重大基礎設施投資,用好國家補短板政策,重點推動一批高鐵、城市軌道、高速公路、水利、航空等基礎設施項目,加強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三峽后續規劃項目建設。加強工業投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狠抓項目落地,實施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力爭工業投資增長10%,技改投入占比達到40%。加強公共服務投資,加大學前教育、健康、養老等投入力度,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強化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激活民間投資,健全吸引民間投資重點項目庫,鼓勵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爭取更多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加強政銀企對接,保障重大項目資金需求。

促進外貿外資穩定增長。拓展多元化市場,穩定美國市場,深耕歐盟、東盟、日韓等傳統市場,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支持企業布局海外生產和營銷服務網絡。優化外貿結構,鞏固通用機械、汽摩零部件等傳統產品出口,擴大智能終端、高端裝備等出口,做優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做大總部貿易、轉口貿易,豐富“保稅+”產業體系。鼓勵企業進口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重要資源性產品和緊俏消費品。擴大雙向投資,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用好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試點政策,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

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中高端拓展,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高品質轉變。增強金融集聚輻射功能,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消費金融、綠色金融、物流金融,提升解放碑金融集聚區功能,加快推進江北嘴金融核心區建設。增強現代物流功能,引進國際國內物流龍頭企業和綜合物流服務集成商,發展供應鏈管理、物流總部經濟、航運衍生服務等高端業態。增強商務會展功能,辦好智博會、西洽會、軍洽會、支洽會、中新金融峰會、重慶國際人才洽談會,做大做強會展經濟。增強旅游服務功能,深化文旅融合,打好三峽、山城、人文、溫泉、鄉村“五張牌”,構建長江三峽國際旅游、都市旅游、民俗文化生態旅游、世界溫泉谷等項目集群,力爭旅游總收入增長30%以上。

(五)持續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要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加快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

推動創新平臺升級。高標準規劃建設重慶科學城,聯動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兩江協同創新區,打造西部創新資源集聚地。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向高新區、經開區下放市級管理權限,優化財政分享政策,探索推進重慶高新區“一區多園”模式。引導各類開發區創新發展,加快向創新型園區轉型,努力建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壯大高端創新主體。以“雙一流”建設帶動高等教育整體提升,支持在渝高校與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設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提升高等教育服務發展、引領未來的能力。加快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謀劃大科學裝置,創建2—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引進更多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在重慶布局。大力培育科技企業,力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20%,科技型企業數量增長35%。

優化創新生態環境。提高研發投入強度,出臺激勵創新政策,通過壓縮市和區縣兩級財政一般性支出,新增10億元支持科技創新,采取投資補助、重大項目獎勵、政府購買等方式,引導企業、高校、院所增加研發投入,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比達到2%以上。完善科技金融服務,壯大創投規模,推進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擴面放量。搶抓“科創板+注冊制”機遇,加快推動科技企業上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完善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依托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建設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實施“重慶英才計劃”,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務政策,加快引育一流科學家、學科領軍人才、產業技術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讓創新人才立住腳、留住心、扎下根!

(六)持續實施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行動計劃,以開放帶動高質量發展。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全方位開放,加快培育內陸開放新優勢。

增強通道輻射能力。統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鐵公水空四種方式,高標準建設出市出海出境大通道,構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支撐。南向,加快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陸海新通道”建設,聯動沿線省區打造重慶運營中心、運營平臺和物流樞紐。西向,完善中歐班列(重慶)功能和網絡體系,新增一批境內外集結分撥點。增開中亞班列。東向,加密渝甬鐵海聯運班列,推動落實長江黃金水道優先過閘機制。北向,做好“渝滿俄”班列常態化開行??罩?,大力發展基地航空,以國際直達為重點優化航線網絡,力爭新開通10條國際航線。完善多式聯運體系,促進各類開放通道互聯互通。

提升開放平臺能級。推動各類開放平臺功能協同、通關協同、政策協同、監管協同,增強資源集聚能力,強化招商引資,壯大開放主體,支撐全市發展。兩江新區,要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建設保稅商圈、郵輪母港和國際合作中心。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要加快推進中新金融科技示范區、航空產業園、國際數據通道等標志性項目,形成更多可視性成果。自貿試驗區,要按照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的要求,加快探索陸上貿易規則,爭取更多金融開放試點政策落地。

強化口岸支撐功能。優化口岸布局,重慶港水運口岸擴大開放至果園港區,推動萬州機場口岸開放。改進口岸服務,深化國際國內通關協作,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推進智慧口岸建設。發展口岸經濟,打造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探索建立面向全球市場的采購貿易基地,加快建設“產業+跨境電商”特色園區和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

(七)持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精準落實“五個振興”要求,加快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十百千”工程,促進農業“接二連三”。著力調結構,穩定糧食產能,重點發展柑橘、榨菜、檸檬、中藥材、茶葉等特色高效產業,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著力創品牌,加強品種品質品牌建設,培育以“巴味渝珍”為重點的特色農業品牌。著力促融合,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做優做精鄉村旅游,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擴大農產品外貿,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升級。

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完善“引進”和“留住”人才機制,鼓勵企業家、技能人才、農民工返鄉投資興業,加快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和新型職業農民。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完善“地票”“林票”制度,擴大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減少2500個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鼓勵和規范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深化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推進“三社”融合發展試點,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產業發展收益。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編制多規合一的鄉村規劃,建設精致縣城、大美鄉村。實施“五沿帶動、全域整治”行動,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2.4萬公里“四好農村路”,改造3萬戶農村危房、37.5萬戶衛生廁所,強化農村垃圾污水、面源污染治理和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探索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引導村民養成良好文明和衛生習慣。建設平安鄉村,促進鄉村善治,讓廣袤農村成為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八)持續實施城市提升行動計劃,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貫徹“一尊重五統籌”要求,聚焦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加快提升城市經濟品質、人文品質、生態品質、生活品質。

構建分類指導的區域協同發展格局。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制定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實施方案,出臺加快推動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意見,完善分片區協同發展機制和政策,促進產業協同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主城區和渝西片區,突出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和壯大城市經濟,建設展現重慶歷史文化名城、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窗口”,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有魅力的現代化都市圈;渝東北片區,緊扣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目標,推動資源優勢、品牌優勢、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建設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范區;渝東南片區,突出民俗和生態優勢,重點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民俗文化生態旅游和特色資源綠色加工產業,建設武陵山區特色生態經濟走廊。深化成渝城市群合作,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

構建以交通為重點的網絡型基礎設施體系。堅持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推動高鐵、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三鐵”融合,暢通交通大動脈。加快建設“米”字型高鐵網。按照“五年全開工、十年全建成”目標,實施高鐵建設五年行動方案,力爭開工渝萬高鐵、渝西高鐵、渝昆高鐵重慶樞紐段,推進鄭萬高鐵、渝湘高鐵主城至黔江段、重慶東站建設,加快渝漢、渝貴、蘭渝、成渝中線高鐵、渝湘高鐵黔江至秀山段等前期工作,實施重慶站、重慶北站南廣場、老成渝鐵路改造工程,推進萬州北站高鐵樞紐規劃建設。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按照“中心加密、兩槽提速、兩翼聯通、外圍輻射”思路,實施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劃,提速城市軌道交通二期、三期等208公里在建項目,啟動城市軌道交通四期項目,開工璧山至銅梁線,推進城市軌道交通TOD項目,2022年實現運營和在建里程“850+”。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力爭開工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和第四跑道,統籌規劃第二樞紐機場和貨運機場,加快萬州、黔江機場改擴建和武隆機場建設,投用巫山機場、永川大安通用機場。加快建設國家公路運輸樞紐。提速推進18條高速公路建設,開工建設渝遂擴能、渝湘擴能、奉節至建始等項目,建成潼南至榮昌高速公路。啟動3300公里普通干線公路改造。推進跨江大橋和穿山隧道建設。加快完善城市路網。加密次支路,打通斷頭路,強化公交和軌道站點接駁換乘,持續緩堵保暢。加快完善信息網、能源網、水利網。推動農村4G網絡全覆蓋,支持5G通信網建設和商用試點。推動西北電、三峽電入渝和川渝電聯網,完善“四環二射”市域輸氣干網。推進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優化主城區水廠布局,加強農村水源工程建設,完善供水安全保障體系。

推進以“兩江四岸”為主軸的城市有機更新。按照“點上點靚、線上貫通、面上提升”思路,高水平打造“百公里兩江四岸”。加快環朝天門片區、九龍半島、釣魚嘴半島和禮嘉半島保護開發,推動廣陽島建設“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實施主城區“清水綠岸”工程。強化“四山”保護利用,規劃建設城市山地生態公園。謀劃布局一批城市功能設施。建設一批山城步道,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探索開行有軌電車、水上巴士。實施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項目,推動磁器口古鎮提質擴容,保護修繕十八梯、金剛碑等歷史文化和傳統風貌街區。

促進城市管理精細化、智能化、人性化。深化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推動“馬路辦公”常態化、機制化。健全城市管理法規和標準體系,實施城市綜合管理七大工程。完善智慧城管綜合平臺,建設智慧城管示范項目。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推動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努力實現干凈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業宜居宜游!

(九)持續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學好用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論”,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兩化路”。

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深入實施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完成營造林600萬畝以上,推動500萬畝國家儲備林建設。加快國家重點省市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實施三峽庫區消落區治理。推進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加快建設生物多樣性示范區。徹底清理整治自然保護區生態破壞和農地非農化問題,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加快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康養等綠色產業,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產業,培育綠色低碳新增長點。推行綠色建筑,發展裝配式建筑。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深化生態監管體制改革。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體制改革,建立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體系。嚴格執行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建立以排污許可證為核心的污染源管理體系。完善生態補償機制。落實能源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責任,強化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讓生態紅線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十)持續實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動計劃,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實辦好民生實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做好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提供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制定推進新時代重慶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意見,辦好“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強化醫?;鸨O管。穩步提高城鄉低保、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開展社會救助綜合改革試點。關愛孤殘兒童、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推進醫養結合,讓老年人健健康康有尊嚴、舒舒服服有品質!

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編制實施《重慶教育現代化2035》。提高幼兒園普惠率,推進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縣全覆蓋,積極消除城鎮學校大班額,清理規范校外培訓機構。鼓勵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穩妥推進考試招生改革工作。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強化職業教育“雙師型”“雙證制”“雙基地”人才培養。分類發展民辦教育。健全教育評價評估體系。開展教師“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制試點,實施名校長名教師工程,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持續實施健康工程。落實“健康中國人行動計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緊密型醫共體,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醫學人才培養。健全疫苗監管制度。實施母嬰安全、健康兒童行動計劃。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完善體育設施,努力創建體育強市。

扎實推進文化建設。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工青少年活動中心等重點項目,改造提升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倡導全民閱讀。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加強文藝精品創作。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強化重點文物保護,啟動非遺博覽園建設,提升工業博物館品質。挖掘巴渝文化、三峽文化、抗戰文化、統戰文化和紅巖精神內涵,延續城市文脈,講好重慶故事,讓優秀歷史文化活在當下、服務當代!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扎實開展“楓橋經驗”重慶實踐十項行動,加快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強化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為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開展公共交通、校園安全、食品藥品等領域專項治理,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疏導機制、危機干預機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親善友愛的社會心態。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持續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改革和創新信訪工作。做好“七五”普法工作。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建立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體系,做好優撫安置雙擁工作,譜寫軍政軍民團結新篇章。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打鐵必須自身硬。我們要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法治建設為保障,以作風建設為抓手,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著力提升行政效能。

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絕對忠誠。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扎實開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所作重要講話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頭看”,不折不扣貫徹中央大政方針和市委決策部署,以實際行動兌現市委“三個確?!闭纬兄Z。落實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堅決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推動政治生態持續向好。

嚴格依法行政,規范高效履職。做好市級機構改革后續工作,完成區縣機構改革,依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履行職責。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積極支持人民政協履行職責。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監督、監察監督、司法監督和社會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強化學習提能,練就過硬本領。加強知識更新、能力培訓、實踐鍛煉,爭當各領域行家里手。提升學習能力,養成堅持學習、深入調研的習慣,在學習和實踐中增強本領。提升執行能力,凡是承諾的事情,都要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精細化落實。提升創新能力,善于用大數據智能化改進政府服務、用改革創新思維破解發展難題。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要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敏于發現問題,敢于面對問題,善于化解問題,成于解決問題。

切實轉變作風,勇于擔當作為。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市委實施意見,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糾正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的行為,堅決整肅不作為、慢作為。建立健全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創造性貫徹落實。建設節約型機關,嚴控“三公”經費,倡導過緊日子。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做好第四次經濟普查。強化對標管理,改進督查工作,倡導比學趕超,讓勇于擔當成為習慣,讓奮勇爭先成為常態。

堅持廉潔從政,永葆清廉本色。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強化審計監督和廉政風險防控。深入開展“以案四說”警示教育。聚焦脫貧攻堅、生態環保、惠民政策落實等重點領域,嚴查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政府工作人員是人民公仆,要講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多積尺寸之功,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永葆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偉大時代充滿創造,贏得未來唯有奮斗。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重慶市委堅強領導下,團結一致、沉心靜氣,以山城人民的真抓實勁、敢抓狠勁、善抓巧勁、常抓韌勁,推動既定的行動綱領、戰略決策、工作部署兌現,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我是“渝快小寶”
點擊我,為您語音播報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 放 棄
五月婷婷综合